首页 >> >> 焦点图 >> 正文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荣 5G+工业互联网重塑产业发展新路径
  • 中国网高新
  • 2025年11月26日 09:48

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以“万物互联 智能领航”为主题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大会集中展示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路径。

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案例总数超13.8万个;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培育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5G工厂1260个,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2万个,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技术重构 算力网筑牢新型工业化根基

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三大运营商在大会上披露的建设成果,彰显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提升。

中国电信通过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自主研发星辰大模型和MaaS平台,为2万多家企业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自研“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全面支持多种异构算力的统一调度,为工业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算力服务;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携手建设“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已服务41万工业企业、212万工程师。

中国联通已建成2万多个5G行业专网,累计实施了3万多个工业互联网项目,覆盖全部工业大类。为解决工业协议多、设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中国联通全新升级了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简化了设备接入的复杂性,目前该平台已纳管设备超过1250万台,沉淀2800多个物模型,支持超130种工业协议。

中国移动打造了“AI+算网+数据+平台+安全+场景”一体化的AI赋能新型工业化新范式,其自主研发One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整合数字孪生、低代码等能力,覆盖22个行业、服务数千家企业,连续2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在武汉,中国移动与京东方联合打造“AI+5G+显示半导体”智能制造新标杆,入选全国首批“领航级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会上明确了发展方向,提出推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举措: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智”跃升。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拓展“平台+智能体”服务,优化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二是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向优”布局。推动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一体部署、协同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网络,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构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行业融合应用“向新”拓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和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行动,分行业制定融合应用指南,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5G工厂建设,加强6G与工业融合的前瞻研究。四是促进产业合作生态“向实”共赢。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深化产融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深化国际交流,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联接价值。

场景深耕 赋能全产业链价值提升

大会创新成果展示区内,诚迈科技打造的巧克力分拣包装线成为焦点。这条生产线以鸿蒙分布式架构为“数字底座”,依托鸿蒙神经总线构建实时调度体系,高速视觉系统0.5秒内即可完成巧克力形状与颜色识别,检测到误差后能自动调度机械臂补正,全流程无需人工干预。“这种智能模式既提升了良品率,又解放了人力,彻底打破了‘数据孤岛’与‘协议壁垒’。”诚迈科技售前工程师刘啸说。

大会期间,运营商纷纷展示了AI大模型、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创新应用:

中国电信自研“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算力服务;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携手建设“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助力41万工业企业、212万工程师对智算的便捷使用,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打造了元景·万悟工业智能体开发平台,支持合作伙伴实现零代码、低门槛、高效率的应用开发,打造更多定制化的智能体,目前平台已沉淀形成了100TB的高质量工业数据集,上线超50个智能体应用。中国移动构建九天行业垂直模型体系,携手中石油打造行业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昆仑大模型”,全方位赋能勘探开采、炼化生产、销售服务等场景。全面深耕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加快无人设备自主巡检、高危作业替代、智能监控等技术突破,提升应急管理、矿山安全等智能化水平。

在“AI+新型工业化”发展平行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武汉站)活动中,武汉现场发布103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制造、医疗、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从新能源汽车零件在线测量到30秒生成规范病历,从管网缺陷智能检测到医学模拟诊疗,全面展现AI在流程优化、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价值。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表示,湖北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打造200个垂直大模型和200个全国领先应用场景,全力建设全国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试验场”。

生态共荣 协同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绝非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产、学、研、金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杨彦鼎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东风汽车发挥央企引领作用,联通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力量,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牵头发布了国内行业规模最大的端到端的大模型的自动驾驶的开源数据集,包含了6000多个场景片段,1200万组高质量数据,被行业20多家单位申请应用,预估将为行业节省数据成本超10亿元。

在场景落地方面,东风新能源车型L2级以上的组合价值辅助渗透率在新车上达到90%以上;L3级别的自动驾驶准入车型已经完成了整车的软硬件开发,正在推进测试验证工作;L4级别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覆盖全国近40座城市,其中武汉、雄安、厦门等地实现无人交通、智慧物流、港口、码头等全场景应用。今年,东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跨越100万辆。

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代表,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中国银行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的优势,正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并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化、全链条、集成式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截至目前,该行已助力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已经突破了3.1万亿元,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推出了中银科创算力贷,首创了券贷联动等模式,已经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授信超过4千亿元,不断夯实工业数智基础。

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也提出三点倡议,呼吁共建国家级工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共拓工业可信数据空间、共享工业智能发展成果,联合湖北先进制造业集群龙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得到广泛响应。

从基础设施到场景应用,从技术创新到生态共建,我国5G+工业互联网正以规模化融合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画卷徐徐展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