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 正文
标识应用助力企业打造产品服务 三大场景有哪些看点
  • 工联网
  • 2021年12月9日 16:26

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案例汇编(2021年)》,从全生命周期优化、产品精益化管理、产品服务化延伸、远程计量与核验、智能化生产管控、供应链优化管理、数字化交付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数字化智能营销九大标识应用模式出发,遴选出21个标识应用场景案例。

据此,工联网记者分别对九大标识应用模式中的案例进行了梳理,本期介绍产品服务化延伸下的三个场景。

产品服务化延伸是在生产、物流、维修等环节,通过标识编码从上下游企业自动获取相关信息,结合数据治理,扩大现有服务产品线,提供产品预测性维护、智能运维等创新服务,实现服务增值,提升产品溢价。

场景一解决零部件索赔验真骗保

随着商用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商用车企业开始深耕“服务品牌”。然而,在看似这服务提升的景象之后,主机厂、零部件企业面临大量的虚假索赔,给其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基于标识解析技术,通过码注册、码关联、码查询等环节将零部件的生产、装配、维修等环节的信息关联起来,在整车生产环节、配件管理环节、保险理赔环节能够获取更为精准的信息,避免虚假索赔,降低索赔争议。

北汽福田作为主机厂、整车制造厂、核心零部件制造厂,车辆出现故障,服务站会对车辆保内保外状态进行核对,若车辆符合保修政策,服务站会免费更换相关损坏件,并向主机厂提出索赔请求,主机厂再根据质量分析原因,向零部件厂商提出索赔请求。由于零部件缺乏唯一标识,导致出保车辆的损坏件拆装到保修范围内的车辆上,从而出现误判,大量的虚假索赔使企业损失惨重。

福田汽车将标识解析体系引入售后服务环节,保证做到一物一码,通过扫描零部件二维码实现与整车的绑定,并将车辆关键信息注册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此外,系统将通过标识解析递归服务查询企业节点上的相关信息,获取该零部件的基本信息。

同时,依据用户权限不同,通过唯一标识可调取企业内部产品数据的中心数据,维修人员将相关信息和实车上的VIN信息提交系统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索赔单审核通过,可以免费维修;若不通过,索赔单退回。维修结束后,服务站将替换件唯一标识与损坏件唯一标识进行映射,关联到车辆VIN上,以此作为替换件后续保修政策的依据。通过标识验证,极大的减少了虚假索赔现象的发生。

场景二实现人、车、设施联通

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产业链长、信息化水平高等特点,使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难于监控整车性能状态、核心部件的溯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痛点问题。同时,由于企业间缺乏标识体系,信息管理及数字化存在挑战;行业标识应用体系不完善,企业间信息交互困难等问题。

基于标识解析,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馈,加速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车联网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CAN总线系统上传和保存至通讯存储模块,过程中可以通过车载T-BOX收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实现基于车联网主动标识的应用,在T-BOX中内置了主动标识系统,可以将监控数据与标识唯一码进行整合。通过标识系统可获取车辆相关数据资源,数据发送给相应的数据存储及管理企业,可以构建解决企业需求的应用场景。

通过主动标识技术,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实现充电桩与车辆互联互通,提高充电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可以实现车辆与工业互联网信息的双向交互与动态更新,提升T-BOX主动获取汽车行业二级节点的信息能力;可以支撑和构建智慧交通管理、车辆信息及用车安全管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等应用场景。

场景三提升产品/设备附加价值

目前,传统的设备制造企业不断寻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手段来提高所生产设备附加值,但客户企业使用设备及配套服务基于生产企业私码,服务大都局限于客户企业内部,产成品上下游环节难以打通。而且,私码缺少公信力,很难在行业全面推广。

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可以把产成品信息全部串联起来,帮助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产品衍生服务和解决方案,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加营收。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注塑行业提供“注塑机+基于标识解析的注塑云平台服务”,平台用户为新订单赋予标识,同时在注塑机生产产品时,由注塑云平台每生产一模都打上标识码,实现实时监测。通过标识解析,可以实现生产进程查询和质量溯源,即时控制不良产品数量的发生;实时监控物料,帮助客户提高管控效率;减少故障维修的浪费。

通过标识解析,可以打通供应、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实现数据流动和多源多维数据汇聚应用,推动过程优化,促进企业实时决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有效打通企业在服务化延伸方面获取信息的壁垒,在实现增值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提升决策,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虚假索赔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编 辑:尹舒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