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 正文
聚焦两会 | 关于“新型工业化”两会代表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 工联网
  • 2024年3月7日 07:51

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期,各行各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公布了各自提案。多位两会代表也纷纷就“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鼓与呼,共谋产业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吧!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移动总经理马奎:加大资金支持,推动县域率先建设5G全连接工厂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如何进一步紧跟全国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推动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提出《激活企业技改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提升企业化建设的意见》。

马奎称,当前县域工业经济存在投资偏弱、产业链资源流动弱、科创能力较弱等三大问题,导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链、供应链、创新链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亟需通过国家政策牵引推动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对此,他提出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资金牵引,激活企业技改需求。政府适度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建议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支持,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对网络设备、自动化设备等智能装备改造的资金扶持,采用前置补贴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硬件投入成本。深化应用场景推广方面。建议继续加大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数字化诊断等示范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县域内数字基础设施较好的产业集群率先建设5G全连接工厂,打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标杆,提升引领效能。

二是建议建议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相关生产技术研发创新。推动县域领军企业积极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促进技术突破;推动县(市、区)科技、工信等部门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和技术准入门槛,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扩大技术创新主体基数,完善创新机制体制;提升产品技术检验测试,发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倒逼升级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作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高效获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技术质量建设。

三是建议着力提升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提升集群化竞争力。助推企业供应链管理升级。继续支持县域传统的钢铁、中草药、农产品等支柱行业企业进行新工艺改造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改造,推动中小微企业纳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强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开放互融,推动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如制造业产品的信息服务等。健全集群培育机制。号召各地区制定本地区新兴、特色产业集群专项扶持政策,建立产业集群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对集群培育任务执行情况、工作经验、问题与改进措施做好信息汇总。

四是建议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企业和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流动。一方面,提高数字化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围绕各县(市、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各省省会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县域设立服务触点和团队,完善县(市、区)的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进人力资源流动。聚焦分布于市区及县域的职业院校的专家、技术人才和创新基础设施,搭建与企业的人才交流通道和成本共担机制,推动学校专家和研发检验设施能力服务县域工业企业发展,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源和存量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规模明显提升,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引擎。两会期间,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建议》的提案

雷军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聚焦智能制造,出台制造业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新竞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然存在着现有标准协调协同不够、应用推广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受到制约等问题,国内企业仍然面临人才资源匮乏、资金筹措困难等挑战。对此,雷军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实现群体突破和融合应用,智能制造已经进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雷军建议,在继续加强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专项以智能制造系统软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机器人的部署应用为重点产业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深度夯实智能制造数字底座,持续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控制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创新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中国的智能制造创新,需要系统性形成技术和产业生态的标准化优势,才能持续赢得全球竞争的引领地位。雷军建议,鼓励智能制造领域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牵头打造智能制造的实践和示范样点,建设示范性工厂和生产线,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继续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企业,共同投入智能制造标准、规范制定;支持国内企业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发挥制造规模和创新优势,以产业链影响力促进国家标准规范的融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和推动标准群发展,构建自主创新可控的产业创新、赋能和服务的生态体系。

三是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肩负着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重任,可以带动中小企业实现“链式”数智化转型,形成上下游、大中小协同发展的生态。雷军建议主管部门加快推动智能制造重大专项立项实施,推动智能生产装备、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软件等关键技术设备研发攻坚和产业化,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智能制造有关重大专项立项实施,发挥龙头技术优势和带动作用,通过重大专项牵引,鼓励跨领域和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打造先进实用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国家层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基金,为企业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和管理实践重大专项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智能化创新和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推进智能交互引擎 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建议从建设、应用、研发三个方面统筹推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智能交互引擎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首先是建设,就是建核心能力。建议以国家双跨平台特别是头部平台为依托,集中力量开展智能交互引擎共性技术联合攻关。

第二是应用,就是应用到关键领域的典型场景中。发布关键领域典型场景清单,发挥大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家电、汽车、建造等行业率先示范智能交互引擎的创新应用,并建立相关行业标准。

第三是研发,实现科技研发的突破。建设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顶级开源社区,并组建算力联盟,开放国家算力平台,支持各类大模型训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商会会长陈志列:全力破解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当今的“新型工业化”是以人脑智慧、计算机网络和物理设备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工业智能化。而工业智能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新型工控整机技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称,目前,外资品牌在工控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不同品牌的工控整机大多采用专用的、封闭的体系结构,互不兼容很难互联互通,存在供应链断供风险。对此,今年他带来题为《自主发展新型工控技术与系统,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他建议,尽快用开放性、安全性、标准化、智能化、自主可控的新型工控整机技术取代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外资品牌,全力破解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卡脖子难题。通过国家整体规划,集聚行业力量,政府政策引导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新型工控整机技术创新,大新型工业控制产业规模,形成新型工控整机良好生态。让新型工控整机技术成为打造我国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和重要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柯希平: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提交了《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他指出,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提升期,仍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应用场景不够丰富、企业对数据分析应用价值不高等薄弱环节。为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推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人工智能、5G、先进传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工业级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等新型智能产品。发展基于智能产品的场景化应用,加快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大行业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扶持力度,对具有影响力的特定场景的首台套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全行业推广应用。

二是打造示范引领标杆和转型指南。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进行全方位改造,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力突出的融合应用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分行业梳理典型应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和数据分析能力,形成转型指南,明晰转型路径。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探索“链式”转型模式,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推进中小企业成片转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门槛,研发并推广一批小型化、嵌入式、云边协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是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关键技术攻关,通过产品试验、市场化和产业化引导,加快工业芯片、智能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软件等融合支撑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赋能工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和绿色安全发展。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周边支撑技术发展,包括算法研发,基础软件国产化,以及各种知识库体系的构建,如模型库、设备库、组件库、算法库等。

在3月5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推动2024年信息通信业发展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可以预见,今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