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会议 >> 正文
四专家谈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数字化转型
  • 工联网
  • 2021年11月23日 15:14

工联网消息(IItime) 当今,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5G+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数字技术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愿景首次成为商业现实。工业互联网是赋能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新型技术基础设施,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手。

近日,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分别围绕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转型及相关议题发表了讲话。

李勇: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5G+工业互联网”潜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5G高速连接特性使前瞻性维护和远程管理成为可能,极大提高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实现对产品工艺、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的可视化。

李勇认为,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企业将从产品导向转向基于结果的服务导向,引发价值链层面的连锁变革,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管理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强供应链认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清洁生产,同时将对我们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对于新技术带来的未知风险,李勇强调,在充分利用互联优势和先进工业系统时,我们也应注意新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有效防范化解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难以预料的影响。

余晓晖:5G+工业互联网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

如今,“5G+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展现变革性的赋能意义。据余晓晖介绍,在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种煤矿机器人在井下使用,71处煤矿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在电子制造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方面,在华为南方工厂(团泊洼)的柔性生产系统中,生产线上的186个生产设备中的138个设备完成了5G改造。

据悉,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工业互联网”十大重点行业二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已经覆盖了比较主要的行业,5G与生产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对于在推动“5G+工业互联网”持续深入应用赋能的过程中仍需解决的几个突出的问题,余晓晖提出了以下3点:一是要解决5G工业芯片模组价格高的问题,消除 “5G+工业互联网”发展遇到的产业瓶颈;二是要解决5G终端匮乏的问题,不断丰富5G通用终端和行业终端;三是要进一步优化“5G+工业互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胡坚波:工业互联网标识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初步建立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关政策体系,连续四年的工业互联网创新项目带动了700亿元以上的投资,另有大量产业基金及地方专项基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2018年~2020年,我国持续对二级节点建设、相关标准研制、公共平台项目、灾备等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胡坚波称,中国信通院对标识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十大标识应用模式的三种层级。一是最底层的产品和设备层。它是一个泛在感知的基础,每一台设备都需要一个标识。在这一层级,可以进行单点优化,构建相关数据模型。围绕痛点形成相关产品质量管理、数字化交付、设备运维等场景应用。二是流程和过程层。它普遍存在于企业或生产线层面,包括智能生产管控、运营管理协同、安全环境监测管理等,是线性互联的模型。三是产业资源层。包括产业链协同优化、产融结合、需求快速响应等。

胡厚崑:从数据、AI、工业软件入手,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赋能数字化转型

胡厚崑认为,“5G+工业互联网,正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是关键,要实现数据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连接更多设备、降低AI门槛、发展工业软件,是现阶段的重点投入领域。”

首先,胡厚崑强调了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当前,由于工业设备数据采集的成本高、周期长、整合分析难,我国工业设备联网率只有23%,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瓶颈。胡厚崑指出,可以从解决数据采集标准化和提升网络能力两方面入手。

其次,胡厚崑指出要降低AI门槛。AI是用好数据的关键,但当前AI在行业中的普及面临应用开发的碎片化及开发人才门槛高的挑战。预训练大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提升AI开发效率,推动“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模式走向“工业化”模式。

最后,胡厚崑强调了发展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呼唤新的工业软件体系背景下,他呼吁,“全产业、全社会要协作起来。政府可以搭台,注入政策、资金、公信力,引导产业链关键角色和环节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合力。行业龙头企业作为需求方,可以联合各领域的专业软件开发商、服务商,共同建设工业软件新生态。”

编 辑:尹舒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