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访谈|华为云黄瑾:深耕数字化,持续使能千行百业
  • 工联网
  • 2022年7月6日 14:24

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实体经济转型,与产业界各方携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及其平台体系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工联网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访谈”。


第七期访谈嘉宾

华为云副总裁

华为Fusion 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超22个行业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未来产业生态的核心。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神经,随着我国工业数字化进程持续深入,平台经济掀起发展浪潮,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数字世界。面对复杂、多样的工业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才能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呢?带着这些疑问,工联网记者采访了华为云副总裁黄瑾。

据黄瑾介绍,华为公司本身是一家高科技制造企业,早在2013年就开始探索智能制造,经过近十年的摸索,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贯穿华为全部核心业务流。

基于自身实践,华为打造了Fusion 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了华为5G、云、大数据、AI、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最新数字化技术与能力,以及来自全球各行业的最佳实践和众多行业合作伙伴的能力。

据了解,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 Plant以“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为核心,采用云网边端协同架构,支持广泛的设备和应用联接,将工业知识和AI深度融合,具备低代码快速开发和完备的全栈安全能力, 帮助工业企业探索和实践创新业务。

通过赋能行业伙伴,华为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 Plant已经服务了油气勘探、冶炼冶金、黑色/有色金属加工、石化化工、电力、采矿、热力和燃气等超过22个行业。

在石油行业,使油气层识别评价时间缩短70%以上、识别准确率达到测井解释专家水平、预测精度比传统的预测提高了20%;在采矿行业,基于5G的无人矿山创新项目实现了驾驶员远程安全和高效地完成挖矿作业,解决了过去易事故、招工难、效率低、赔偿难等行业老问题,每辆矿车年节省人工费约30W,运营效率提升1倍;宁波舟山港项目5G龙门吊远程操控,提升效率一倍以上,降低成本,人员高空作业时间降低为0;在钢铁行业,基于华为融合工业知识和AI的知识计算技术,帮助华新不锈钢加速新钢种生产,合金成分预测准确率从80%提高到98%,合金配料成本节省2000万/年;在焦化行业,通过华为智能配煤将焦炭质量预测准确性提高到95%,AI配煤环节每吨焦炭节省成本5~20元,200万吨焦炭企业平均成本至少节约1000万+。

技术下沉,解决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势头猛进。在2022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也指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以新基建培育了发展新动能,以新模式拓宽了产业新空间,以新业态带动了人才新需求,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然而,虽然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之路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在黄瑾看来,发展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是将信息技术和产业的经验、知识深度融合。过去花了很大力气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培育应用,但更多的只是在为企业信息化补课,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具体而言,一是在生产装备没有打通连接层面,装备标准协议多样化,采集数据的成本高;二是在价值创造层面,工业领域场景碎片化极高,且多数应用提供方源自IT供给侧,无法触达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工艺等场景,缺少高附加值应用;三是在制度层面,数据虽然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但围绕数据资产的法理依据缺失,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数据要素流通性没有从根本解决。

基于上述问题,黄瑾指出,应该转变简单粗犷“上云、用云”的思维,要做“下沉”,使信息技术贴近工厂,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这就要求,服务往工厂边缘延伸,通过5G+边云协同技术在工厂车间内构建云边协同操作系统,使能工厂的智能制造;数据连接的深度要触达装备运行和工艺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工厂价值创造;围绕区域产业集群搭建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工业企业与ICT技术提供商、行业知识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共同构建AI与工业知识深度融合的新应用。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创新活跃,技术、产业、应用已步入“深水区”。期待千行百业能够搭乘工业互联网的快车,驶向智能制造的快车道!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