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从对话到决策,智能体成产业升级背后的“功臣”
  • 工联网
  • 2025年7月7日 16:35

工联网消息(IItime)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重塑产业格局。智能体这一概念也正逐渐从专业领域走入大众视野。

智能体,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科技名词,它代表着一种融合了感知、思考、决策以及行动能力的复杂存在。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拥有独特“感官”、敏锐“思维”、果断“判断力”和高效“执行力”的虚拟个体,穿梭在由代码和数据构建的世界里,时刻准备着与现实世界产生交互并提供帮助。

智能体的概念并非数字时代的产物。其思想源头可追溯至人工智能研究初期,人工智能先驱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社会》中首次将“智能体”概念引入人工智能领域 。

智能体真正火起来是在2023年初,其背景源2022年底ChatGPT等大模型的爆发。大模型起初多用于文本生成,凭借出色的语言处理能力,迅速在诸多领域崭露头角。

随后,其应用不断拓展,延伸至图像、音频等,催生出丰富的“生成式AI”,像依文字描述生成逼真图像等,进一步彰显了大模型的影响力。

到了2025年,智能体迎来重大转变,已不再是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它进化为能进行多步推理、会使用工具且协同解决问题的复杂系统。比如,面对复杂任务可分析推理步骤,还能调用工具辅助,在多方协作项目里也能高效配合,展现出强大的实用价值,在各行业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智能体多元功能展现

近日,记者在参加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智能体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

体验区内,北京九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出的数字人“朱熹”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互动。在文旅景区、博物馆、学校、高铁站、飞机场,数字先贤“复活”并和大众进行交流,能在不同场景传播传统文化,用先贤古人的智慧理解讲述当代故事,回答属于当代的问题。这一应用不仅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让人们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的翻译眼镜可以支持一百多种语言的字幕翻译,同时具备大会演讲提词和导航功能。该产品翻译时延小于500毫秒。记者体验了一番,带上眼镜后,对话英语自动转化为汉字,这对于出国旅游、商务洽谈而言非常友好,极大地降低了语言交流障碍,提升了沟通效率。

中科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MR+AI眼镜智能体”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有着不小的作用。通过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叠加,实现了“虚拟信息与真实场景的无缝融合”。通过MR 技术构建的虚拟装备模型,仅需简单手势即可完成“拆解结构”“旋转观察细节”等操作;语音指令调整设备参数时,虚拟场景同步呈现性能变化,这为新型工业化全流程升级提供了“可触摸、可操作”的交互新范式。

此外,智能体在金融领域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与巨大的应用潜力。

记者获悉,近日,蚂蚁数科、奇富科技、中关村科金等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发布了金融智能体产品。蚂蚁数科宣布将联合金融行业伙伴推出超百个金融智能体解决方案,包括AI原生手机银行、风控、理财、营销等。中关村科金发布了得助大模型平台3.0及金融垂类大模型解决方案,并基于此打造了覆盖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信贷、智能运营全场景产品矩阵。百度智能云推出覆盖金融、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

厂商竞相入局智能体的背后逻辑

为何厂商纷纷在智能体领域发力呢?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高阶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与华为联合发布的《智能体技术和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指出,智能体通过多模态交互、大小模型协同等技术,构建起从感知到执行的完整闭环系统,有效解决了大模型“有脑无手”的难题,能实现更广泛的互动和功能扩展。

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表示,智能体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体具备自我规划和调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应用业务的发展需求随着技术提升在增长,智能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场景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体将更好地满足各行业日益复杂的需求,为厂商提供更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其次,在市场需求方面,智能体能够为企业降本增效和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表示,在企业级应用方面,可以应用智能体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和数据驱动决策的进一步实践。比如,在物流行业,智能体结合仓储机器人,实现自动分拣、路径规划,降低分拣错误率,提升仓库吞吐流转效率。

在消费级应用方面,智能体聚焦为个人提供场景化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厂商看到了广阔的商业前景,促使其纷纷布局智能体领域。

此外,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预测显示,垂类智能体领域将迎来蓝海市场,未来三年内可见明显市场增长。到2028年,AI智能体将取代人类可读的数字界面中20%的互动,自主做出的日常工作决策将增长至15%。这些预测让厂商意识到,智能体将在未来企业软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前布局有助于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智能体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持续推动各产业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