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近日举办的南京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推进会上,全国首个《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布。
目前,典型的工业5G工业终端呈现出多种形态,以满足不同工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比如,5G 工业网关,作为工业网络中的关键连接设备,5G 工业网关能够实现工业设备与5G网络的高效对接。工业CPE,即工业客户终端设备,可将5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为工业现场的各类设备提供便捷的无线接入服务。在一些难以布线的工业环境中,CPE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设备连接的灵活性;AGV小车,网络赋能下的AGV小车具备更强大的自主导航与协同作业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环境中准确地执行物料搬运、设备配送等任务;头戴式5G工业终端与工业AR眼镜,这类终端为工业现场操作人员提供了全新的交互体验,操作人员佩戴工业AR眼镜,通过5G网络可实时获取生产现场的详细信息,如设备操作指南、维修步骤指引等,还能实现与远程专家的实时视频通话,获得及时的技术支持。
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的深入探索,工业5G工业终端的应用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远程设备操控方面,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一些高危作业环境或有线网络部署困难的场景,如化工、矿业等行业。工业5G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工厂现场的视频画面、设备运动状态等关键数据,并借助5G网络的高速传输能力,将这些数据迅速传输至远程操作室。操作人员基于这些实时信息,可实现对现场工业设备的远程精准控制,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更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设备协同作业方面,在生产现场,通过在工业设备以及摄像头、传感器等数据采集终端上内置5G模组或部署5G网关,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轨迹、工序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无人智能巡检方面,在电力、能源等行业,需要对大面积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工业5G终端可搭载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实现无人智能巡检,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了人力成本。
厂区智能物流方面,在工业厂区内,物流运输是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AGV小车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实时规划最优运输路径,实现物料的精准配送。同时,通过与仓储管理系统的实时交互,可实现库存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厂区物流的整体效率。
目前,工业5G终端作为5G技术与工业领域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但《发展报告》中也提出,当前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工业场景多样且环境恶劣,备需求碎片化;5G芯片模组价格偏高,虽5G RedCap模组有降价趋势,但基站升级及规模商用尚需时日;5G与工业协议适配、与工控设备融合等关键技术待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发展报告》建议采取以下举措:要强化供需对接,按行业细分推进定制化研发,搭建需求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上下游合作,从重点场景突破,提升设备环境适应能力;加速5G RedCap技术商用,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基站升级,引导企业探索融合应用,以规模促成本下降;加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设立专项基金,组织多方成立创新团队,协同突破技术瓶颈,深化5G与工业设备融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工业5G终端必将在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助力工业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