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当下,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而共享机场,作为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基础设施与创新模式,正悄然改变着业界生态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共享机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多个地区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并且从地域分布来看,共享机场已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布局,并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在粤港澳大湾区,“共享机场”模式不断创新迭代,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让东莞的货物能够直通香港机场运往全球,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据统计,在两年时间里,该中心共运输2.4万吨货物,货值达240亿元,遍及48个国家。同时,珠海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联合打造的“经珠港飞”客运项目,让旅客在珠海就能提前办理香港机场的值机托运,并搭乘直达专线直通香港机场,实现高效通关。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珠海机场连接超80个内地航点,香港国际机场直达全球近200个航点的航线网络优势,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长三角地区,共享机场的建设与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上海积极谋划与南通的“共享机场”合作,以便充分利用南通的土地资源和空域资源,为上海航空版图增添新支点,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在合肥,蜀山区联合安徽斯帕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无人机共享机场试点工作,初期计划建设13个无人机共享机场,未来还计划建设100个点位。这些无人机共享机场如同“空中大脑”,将具备低空大模型、AI智能调控、航线自动规划等先进功能,可控制6000架无人机,能实现物流配送、城市巡检、应急响应等多种功能,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共享机场的大量使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通过整合空域、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广州新机场为例,其选址在佛山市高明区,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限制。广州市区土地稀缺,而佛山高明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这种跨城市的机场合作模式,使得土地、空域等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对于企业而言,共享机场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在“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企业无需再前往香港机场提货,而是直接在东莞家门口办理所有手续,不仅减少了运输环节,还降低了时间和物流成本。
此外,共享机场的应用,还极大的推动了无人机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低空通信技术等的创新发展。以合肥的无人机共享机场为例,其搭载的低空大模型和AI智能调控技术,能够实现航线自动规划、避障、自动充电及闭环作业,解决了当前无人机飞行缺乏统一调度和管网支撑的痛点,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共享机场不仅是通用航空的载体,更是助力低空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共享机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