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新型工业化 |标识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的新方向
  • 工联网
  • 2023年11月29日 17:04

工联网消息(IItime) 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载体。当前,在政策红利、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传统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极大促进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深化应用,园区也在加速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理念进行建设、改造或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激活转型升级引擎,持续赋能产业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活力。

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中枢,标识一体化以标识为纽带,连通园区网络、平台、安全,畅通数据要素在园区各个环节的动态流动,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促进园区更好的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链协同治理能力。

园区标识一体化建设的三种模式

工联网记者获悉,近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编写了《工业互联网园区 标识一体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详细介绍了标识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建设目的和原则、建设内容、部署模式、组织流程、关键要点、保障要求等内容,阐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在助力园区作业各个环节中的强大作用,为业界开展探索实践提供了方向建议。

《指南》提出,工业互联网园区标识一体化建设应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优势和作用,以标识为纽带,打造园区数字底座,为园区以及园区企业提供标识服务能力。要构建园区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园区标识数据资源的标准化与协议统一,建立开放的接入机制,有序推进标识一体化应用部署。

园区标识一体化建设模式主要包括园区型二级节点、园区型企业节点和园区新型标识节点三种:

其中,园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以强化园区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且突出园区管理、企业节点分配、管理及统筹。通过与国家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对接,构建园区内工厂、企业、公共设施及环境的数据采集、标识解析能力,为其提供企业管理、标识注册解析、标识应用、标识认证等服务。

园区企业节点建设模式通过以快速、简捷、轻量化的方式建设节点并接入外部二级节点,实现园区企业标识注册、解析、数据采集等能力构建。

新型标识节点建设以强化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新技术带动能力为主,园区可建设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提供子链接入管理、数字身份管理、标识资源分配等基础服务能力;园区可建设业务节点,协同骨干节点执行共识和业务活动。

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园区智能化发展

《指南》明确园区建设应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聚焦重点”为整体思路,持续推进园区向集群化、创新化、智能化发展。

一是提出需求,从园区建设的需求出发,围绕园区发展愿景、发展方向、园区服务和特色等方面,提出建设需求和总体建设思路。在此环节,园区可根据自身发展意愿,提出园区内或与外部进行信息交互场景的标识解析应用需求,进行标识解析建设可行性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二是制定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明确园区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整体或局部建设思路,制定园区相关管理与服务、监测跟踪、保障机制和措施等,并细化相关建设及运营评估内容和标准。

三是启动建设,根据建设方案有序合规开展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工作,结合园区定位、园区需求、投资、内部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针对园区二级节点建设,应参照《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二级节点建设导则》及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评审、建设、测试、对接、许可等关键步骤。

针对园区企业节点建设,按照区域、行业范畴、园区性质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二级节点匹配,分配二级节点前缀;企业节点系统建设参照《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办法规范并遵守二级节点编码规范、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要求。

针对园区骨干节点建设,开展骨干节点建设方案评审工作,通过评审后,与信通院签署《“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接入服务合同》并启动建设部署。部署完成后,由建设方向信通院提出骨干节点接入超级节点申请;信通院开展骨干节点与超级节点的对接测试并提供接入服务。

为保障园区相关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的平稳有序运行,推动园区健康发展,《指南》提出,园区需自建或联合外部组织共同搭建统一配套体系和保障措施,实现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发展。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