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持证”闯世界,产品数字护照重塑跨境贸易
  • 工联网
  • 2025年7月2日 22:00

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产品数字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国际贸易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品数字护照是什么?

产品数字护照的本质是一组特定于产品的、可通过数据载体进行电子访问的数据集,通过数据载体链接唯一标识符,在跨国贸易和流通中证明产品的产地、身份及可持续水平。

产品数字护照的诞生,源于以欧盟为主的经济体对进口产品在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2024年4月,欧盟基于绿色协议框架下正式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提出了“产品数字护照”的概念和要求。按照欧盟相关法规,产品数字护照将于2027 年上半年在重点行业强制生效,电池、纺织品等我国出口欧洲的主要产品被列入第一批管理对象。

事实上,我国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基础。例如,我国在标识解析、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等关键技术方面已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历经5年建设已形成“5+2”国家顶级节点布局,标识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7个行业,服务企业超51万家,标识注册量突破6750亿。星火·链网已在全国部署32个超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150亿,日均解析量达2.3亿次,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可信数据网络,这也为产品数字护照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相关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等也已具备应用条件。

产品数字护照有何价值?

那么产品数字护照能带来什么价值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是产品数字护照是承载多元产业数据的新型关键载体。它通过功能信息动态化升级,突破传统说明书单向传递模式,实现功能描述向可视化、可交互转变;经质量信息可信化重构,形成质量认证网络;还实现绿色可持续性能量化管理。其聚合、呈现全维度数据,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产品数字护照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数字化贸易通证。从贸易视角来看,构建统一标识与数据交互框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推动技术要素全球化协同,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赋能跨境资本高效配置,打通金融服务可信数据通道;促进高端人才全球化流动,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能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推动贸易模式转型,助力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

三是产品数字护照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监管方面,跨境贸易监管中构建相关网络,阻断非法贸易;供应链实时监测时提升预警响应效率;环境影响量化评估中推动企业环境合规管理。其数字化治理系统推动监管模式升级,促进全球产业链协同治理,为构建安全可控、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战略性支撑。

产品数字护照的实践成果初现

据了解,2024年,产品数字护照关键技术研究和体系设计已取得初步成效。产品数字护照领域已呈现出“区域试点先行、行业重点突破、企业协同创新”的立体化实践格局。

从区域示范来看,江苏省南京市走在前列,率先落地全国首个电池产品数字护照(B-DPP)注册管理平台建设及试点项目,搭建起涵盖数据模型、采集、标识、存储、核验等多方面的电池产品数字护照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浙江省台州椒江区发布了全国首个缝制设备产品质量数字护照,并着力建设包含产品可信质量认证管理、责任质量数据披露管理、供应链质量协同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这四大体系的项目。

在行业攻坚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2家龙头企业开展首轮电池护照试点工作,成功完成了从原材料溯源、生产碳足迹追踪,再到回收利用数据链的闭环验证。

产品数字护照应全球贸易新格局而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新要求的有力手段。以“互认”代替 “接入”是我国推动产品数字护照“走出去”的关键策略,这能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减少出口阻碍,整合全球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