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刘默:全球工业互联网的最新进展
  •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 2024年3月26日 08:28

当前整个疫情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之下,各国GDP的增长处于放缓甚至是衰退的节奏,实际上我们看到,数字经济的增长仍然是非常强劲的,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而在数字经济里面,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超过70%是来自于产业数字化的部分。而且根据国外的一些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里,在发达经济体,数字化所给产业带来的提升作用应该会贡献到整个经济增长的60%以上。

在长期的数字化进程里,我们始终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背后的共性方法论。从各行各业的业务系统里采集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传输出来,经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最终形成智能化的决策,再反馈到物理资产,或者是各行各业的业务系统之中,从而实现对整个行业运行的优化。由数据所驱动的智能优化闭环,可以用在一个很小的场景,比如说一台设备、工艺,也可以用在一个很大的范围,比如面向全社会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整个制造资源的组织配置等等。可以用在企业的各种业务,比如研发,生产,管理,实际上,通过数据去重构我们的业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在改变企业的创新范式、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重构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未来的价值增值创造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工业互联网的最新应用进展

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进展,持续跟踪了1000多个国内外案例库(2021年之前)。国内和国外的应用情况有一些共性,第一,都非常关注的生产和制造环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目前我们收集到的案例应该都接近60%。第二,就是大家其实都在去探索,就是基于数据的后服务市场包括设备的运维,案例基本都占到20%左右。国内与国外的差异方面,最显著的是国外在数据驱动的范式变革方面,如研发设计和创新方面,国内这块相对少一些。另外,国内在产业组织和模式创新会比较多,包括网络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产融创新等,可能跟我们国家比较活跃的互联网创新氛围相关。重点行业应用: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等是重点,具有各自明显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我个人会把数字化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叫“效率变革”,即能够充分的去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应用到企业研发、制造、管理等环节,会大幅提升效率和质量。但从本质上来讲,效率变革更多的是帮助企业去降低成本,但是它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去创造很多新的收入。另一部分是,与效率变革相对应的,就是业务创新和价值变革。在价值变革这部分,也就是我们如何去通过数字化去创造我们新的业务模式。我们以前看到的大量案例,更多集中在单个环节,比如围绕设备的管控。或者围绕能耗的优化。而现在可以看到很多跨环节、跨链条进行系统性优化的例子,比如说把整个价值链不同环节去打通,把供应链不同环节去打通。某种程度上,或许因为过去两年的疫情。对们整个供应链价值链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所以这种跨链条、多环节的优化和提升的尝试越来越多。实际上,传统供应链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互联自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变革制造资源配置方式。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应用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从调研数据来看,从他们的需求和他们的实践之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错配。比如,中小企业第一位关注的是它们的生存。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它接不到足够多的订单的时候,对于设备OEE也好,或者生产的效率也好,提升几个点,对于它来讲,影响没有那么大。但当我们去调查中小企业的目前数字化现状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小企业大量的实践集中在了效率环节,比如OA、ERP等基本的方面,而实际上还并没有真正的去发挥工业互联网在调配和供给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实也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发展呈现了一个非常鲜明,而且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趋势,总结如下:全球平台市场规模快速上涨,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2%,平台发展前景广阔,而且日益成熟化。国外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规模已经年收入超过一百亿美元,预测到2025年可能会超过四百亿美元。

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的形态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前期市场处于跑马圈地,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从全球来看,整个平台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基本每年都要多100个或者接近100个。但是过去两年这个形势在变化。平台的数量第一次出现了下降。虽然下降的不多,只下降了七个,但是它的结构其实有很大变化。从2019年的620个到2021年的613个,其实这个2019年的620个里已经有180个退出了,613个里面实际上是有很多的新进入者。所以意味着这个产业其实面临一个淘汰,就是那些缺乏竞争力,没有找到自己合适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平台会被淘汰掉。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位和和业务模式在变化。以前的这些平台进来之后,都想去做水平的平台,做一个通用技术的底座,然后更多的人去用。平台去做这种跨行业的拓展,而现在新进入的平台,其实越来越多的聚焦垂直行业,除了做平台,还要做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很大的趋势在于,平台市场的集中度在提升。前几年,Top 10 的平台企业在整个收入市场占比40%,到去年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了67%。因为平台实际上就具有天然的“马太效应”。这种资源的虹吸效应虽然在工业或者垂直行业,和消费互联网相比来讲不会那么显著,但是我们认为它也一定会有。而这种虹吸效应或者马太效应,其实过去两年已经慢慢的去显现了,所以会呈现强者越强的趋势。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辨析

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模式,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应该说越来越清晰了。我个人总体上把平台分成四种形态:

第一种作为解决方案交付工具的平台。就是对于这类的平台企业来讲,重要的并不是做平台,而是做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这一类企业实际上更多的是面向高价值的行业,高价值的场景,通过大数据分析去交付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它不可能在每一个解决方案的交付过程中,都做很多重复的开发工作。所以,它必然意味着要把很多共性的能力要下沉,下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做成这样一个平台。这样平台的属性会让它去交付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时候,第一效率更高,它不用所有东西都从零做起;第二成本更低,减少了很多的开发费用。

第二种平台是作为“操作系统”的平台,最典型微软。微软从桌面PC时代就在做操作系统。到了云或者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其实它在始终的去延伸和强化。这个方面的优势我们认为实际上是两个核心能力,第一,产品在功能上足够的丰富,足够的好用,足够的易用。微软从底层 iOt 到中间的云到上面大数据,包括应用开发,各个环节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很好的支持它的生态伙伴做二次开发,集成和部署。第二,在于整个它的生态体系。我们看到,实际上微软从桌面时代开始就积累了一个非常强,而且某种程度上是这个领域应该是最为领先的生态伙伴的阵营,无论是在 ot 层还是在软件层,集聚了几千家的生态伙伴。

第三种作为超级工业软件的平台,我们看到,实际上在资本的力量推动之下,整个工业软件的生态在走向集中化,形成了几个工业软件的大厂,这些工业软件的大厂同步在做平台。一个很大的战略性的方向,实际上是要把它的工业软件基于平台进行这解耦和部署,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认为会有两个很强的部分。第一。以前孤岛式的工业软件,基于平台的这样一个底层的能力,直线了打通。这样无论是工业数据还是工业模型,就有可能实现跨生命周期的互操作和流通。第二来讲,平台上的大数据和低代码开发的优势,会使这些企业在以前的工业软件基础之上,进一步叠加的数字化服务的优势,去提升它的竞争力,而且某种程度上,它还有一个很强的绑定效应。

第四种我作为产业互联网载体的平台,在我们国家最为显著就是C端的互联网巨头,它掌握了最终消费者的信息和需求。而我们所有的制造企业,某种程度上生产任何的东西,最终都是服务于我们最终消费者,互联网巨头实际上很容易通过它C端的流量,需求的定义、用户的画像反过来去牵引我们整个制造端的资源,那这些中小的制造企业一定会愿意跟它走,因为它有订单。而在整个从C端到制造端打通的过程中,它又能够为这些制造企业去提供这样IT,比如说云平台相关的服务,金融服务,供应链、物流以及数字化的服务等共性部分。

我们认为平台实际上具有两种属性,第一是技术工具属性,就是通过平台上的技术,保证数字化服务的交付。那我认为以上这四种平台其实都具有技术工具属性。另外一个属性实际上叫平台经济属性。今天去看全球市值最高的这些企业,无论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实际上某种程度上,它都具有某种平台经济的属性。它先是提供某种技术工具的同时,它汇集了大量产业资源。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