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从“三航”产业利润增加看高端制造业升级
  • 证券日报
  • 2025年7月3日 08:32

工联网消息(IItime)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今年以来,包括航海在内的多个产业正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向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同时,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背景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相关的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3.2%、15.4%。

在“三航”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工业具备了“上天入海”的能力,更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这些成功源于三方面。

第一,研发攻坚与市场需求共振,释放产业发展空间。

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在“三航”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倾注了海量研发资源,推动部分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满足了市场对国产高端装备的迫切需求。同时我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三航”产业利润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以国产大飞机为例,我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日益密集地翱翔于蓝天,并有望驰骋国际市场。国产大飞机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还展现了其产业化与商业化运营的能力。同时,我国民航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亦为国产大飞机的发展提供了底气。

第二,“三航”产业集群效应放大增长动能。

仍以大飞机为例,作为国家科技制造业水平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中与C919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就有数十家。而“三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高端制造、复合材料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而未来,这一受益群体还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三航”产业区域集群高效分工格局显著,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构建起“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网络,进一步降低了协作成本,激发了创新活力。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深圳为无人机产业构建研发中枢,与东莞的电子元器件工厂、佛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车间形成完整供应链条……

第三,我国工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迈向结构升级。

航空、航天、航海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是我国工业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化升级的重要标志。我国工业利润来源已从依赖人口红利转向依靠技术红利,同时研发方向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其中,国产大飞机打破垄断局面,船舶业积极抢占LNG船等高附加值市场。更重要的是,“三航”产业成为保障能源、贸易、科技安全的重要支撑,将助力“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等目标的实现。

值得期待的是,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三航”产业将继续推动我国工业体系迈向新的高度。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