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发布会第四十二场,正式解读《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在会上表示,广东将以16条硬核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曲晓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广东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人工智能集聚区,广东兼具完备产业体系与雄厚技术基础——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规模约占全国1/8,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600家,构建起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为AI赋能制造业提供了“试验场”与“新引擎”。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将制造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主战场。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先行先试推进工业制造场景应用;省长孟凡利提出要开放全域全时全行业应用场景,促进AI赋能千行百业。在此背景下,《行动方案》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强化关键供给,筑牢技术支撑。以“千模赋能百行”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等优势行业,建设垂直领域大模型与专用小模型,构建工业数据集和知识语料库。通过“算力券”降低企业算力成本,培育高价值工业智能体,省财政将对优质项目予以支持,同时推动AI赋能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推动规模化应用,加速产业升级。健全“诊断—改造—推广”体系,编制细分行业数智化改造指南与案例集。“点上”支持骨干企业建设AI融合应用项目,助力中小企业便捷部署智能软硬件;“线上”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平台,带动行业批量化改造;“面上”建设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产业集群智能化升级。构建支撑体系,优化服务生态。推动深圳、东莞等地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将AI能力纳入创新平台设立评价指标,支持建设AI赋能中心、工业模型超市等载体,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与场景创新。优化要素保障,凝聚发展合力。发挥财政资金与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粤智贷”等融资服务。建设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强化安全保障;针对性引进培育AI高层次人才与智慧工匠,通过技能赛事与阶梯式课程体系,夯实人才支撑。
“广东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做大做强!”曲晓杰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全球企业家、科学家、投资者、创业者与劳动者共享广东发展机遇,将先进技术、创新项目与优秀企业落地广东。她表示,广东将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与各方携手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有记者问到,当前人工智能正赋能制造业企业各环节智能化升级,请问广东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深度应用方面有哪些具体部署?对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回应表示,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全环节,广东将立足市场广阔、场景丰富的优势,通过三大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一是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生物医药等11个细分行业,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高价值场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工业大模型与场景专用小模型,建设多场景集成的示范工厂。后续将分批认定省级融合应用标杆,对优质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推动数智化“链式改造”。深化以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带动链上企业改造的模式,推动链主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依托工业大模型实现协同采购、制造等应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研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同时鼓励地市对优质协同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予以资助,加速新技术落地。三是带动中小企业普及应用。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政策,聚焦30多个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视觉检测、能耗管理等中小企业重点场景应用,对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此外,将建设核心软件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全面提升智能化水平。
发布会最后,曲晓杰表示,《行动方案》的出台为广东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划定了清晰路径、提供了坚实支撑,下一步广东将以政策落地为抓手,持续强化技术供给、扩大应用规模、完善服务生态,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