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绍兴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培育亿元以上重点企业50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5000P(1P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AI新动能。
该行动方案立足绍兴产业基础,抢抓“AI+”发展机遇,找准关键着力点与突破口,部署实施基础能力攻关、产业集群培育、企业主体壮大等八大行动21项具体任务,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探索具有绍兴特色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之路。“方案既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彰显了绍兴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决心,更打响了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的发令枪。”绍兴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长三角重要制造业基地,绍兴市拥有印染、化工、电机、轴承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在基础能力攻关行动中,绍兴市将重点聚焦数字化改造基础较好的优势产业,依托通用大模型建设细分行业垂直模型并推广应用,推动“AI+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产业布局上,绍兴市将紧扣“2832”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AI应用芯片、工业软件、智能视觉、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建“全市一盘棋、区域差异化、一域一特色”的发展格局。绍兴市各地将根据产业基础错位发展,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园、特色产业园及数据产业园,提供算力、语料、模型等一站式服务。“差异化布局能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让每个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发展合力。”绍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绍兴市将推动绍芯实验室、浣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能级跃升,加快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全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技术创新载体。方案明确,到2027年创建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平台5个,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0项,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支撑。
未来,AI赋能将全面覆盖千行百业。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特别是黄酒、纺织印染、化工、金属加工、厨具、轴承、家居等传统产业,绍兴市将按照“一区一主业、一业一试点”原则,推动AI技术深度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柯桥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印染)省级试点建设将作为重点任务深入推进,为绍兴市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