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中国移动联合乐聚发布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
  • 刃辛机器人
  • 2025年6月23日 00:44

工联网消息(IItime) 6月18日,被誉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风向标”的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举行。期间,乐聚机器人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发布业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机器人。

这是5G-A首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深度集成。DC中国研究经理李君兰认为,5G-A将为多种类、多品类的机器人群体调度协同提供支持。

在世界竞争中,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得以更进一步。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拥抱5G-A。

为此,乐聚机器人联合中国移动、华为还发布了《5G-A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明确了“可复制的方案”。

首款5G-A人形机器人

据中金近期发布的报告,通信系统是保障具身智能系统稳定运作的核心支撑。

端侧的数据需要上传至云端进行模型训练,持续迭代的软件算法依赖通信网络实现OTA升级。云-边-端算力协同、实时状态监控、接收指令及智能体间的协同也需要对外通信能力。

但是,通信网络的瓶颈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制约。

在工业制造场景中,传统Wi-Fi难以支撑人形机器人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海量数据传输,系统易出现响应迟滞甚至崩溃,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一直在“工厂打工”的乐聚机器人对此深有感触。

此次发布的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基于比5G更“快”的5G-A技术,正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

据介绍,5G-A人形机器人是乐聚机器人、中国移动、华为在GTI平台下合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更宽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智能的网络架构,为多场景应用提供了稳固的技术基石。

具体来看,其关键能力包括:

高精度定位:基于5G-A技术,人形机器人可实现大场景下高精度定位,且无需额外设备,可增强多机协作可靠性,拓展工业场景适用范围。

低延迟与实时远程控制:5G-A技术可突破室内Wi-Fi局限,支持用户实时远程操控人形机器人,满足复杂任务的执行需求。

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5G-A技术可减轻机器人本体硬件负担并提升运算速度,降低单机硬件成本,提升运算和推理性能。

数据采集与增量训练:5G-A网络的高带宽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采集,为人形机器人的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丰富的训练数据,可缩短开发周期,适配多行业多样需求。

在2025 MWC(上海)同期举行的全球移动宽带菁英论坛(MBBF Top Talk Summit)上,乐聚机器人CEO常琳表示:“当机器人走进生产与生活,将从‘稳定连接’升级为‘智能连接’——低时延是底线,协同决策才是天花板。”

推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此前,5G与人形机器人已开始适配融合。

进入5G-A时代, 5G-A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适配融合也从多方面逐步推进。

单就乐聚方面,就与中国移动、华为三方有多次5G-A技术的合作。

2024年10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2024)上,GTI联合乐聚、华为、中国移动等发布智网慧城计划,开启5G-A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探索。

2025年3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上,GTI、GSMA、乐聚、华为、中国移动等,发布GTI 5G-A×AI百大商用计划,成立GSMA移动AI社区,加速5G-A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融合创新。

2025年4月,在中国福州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移动携手乐聚等产业伙伴发布首批信息消费“新三样”产品。

此次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则是生态联盟合力推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场景验证全链路贯通的阶段性成果。

这时候,行业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将5G-A人形机器人从“可用的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方案”。

目前规模化推广的主要障碍,在于通信系统与机器人系统之间,长期缺乏明确的指标定义与能力接口,造成部署割裂、调试复杂等问题。

为此,乐聚、中国移动、华为等端到端产业合作伙伴联合发布《5G-A 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明确了现阶段5G-A支撑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所需的网络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5G-A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及落地路径上达成共识。

这一白皮书的发布,将推动更多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拥抱5G-A,加速具身智能落地。

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

5G-A具备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为具身智能建立起了贯通“感知—决策—执行”的“高速公路”,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在高并发场景下更远程、更实时、更自主地完成复杂任务。

在MWC展会现场,“夸父”机器人基于5G-A技术完成多场景演示,引发广泛关注。

在工业展示区,它通过自主识别、定位、搬运多个物流箱,展现了在动态干扰环境下的高可靠性与强稳定性;在商业展示区,“夸父”与无人机协同配合,接收无人机投递的物品后完成地面转运,解决了外卖配送“最后10米”的难题。

随着5G-A人形机器人产品力日趋成熟,具身智能商业化步入“高速公路”快车道。

乐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与中国移动、华为的合作,推动5G-A与人形机器人本体深度集成,让“泛在连接”升级为“全域智联”,构建可规模化复制、可商用化应用的前沿技术范式。

最后,“刃辛机器人”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的5G-A人形机器人是建立在5G-A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若没有这样基础设施,5G-A人形机器人几乎发展不出来,进而阻碍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5G-A的发展水平,中国一骑绝尘。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期间,我国5G-A用户量预计将接近13亿户,占全球5G-A用户总数的比例超50%。

即使对比美国,我国也不遑多让。目前中国已在330+城市部署5G-A网络并实现万兆速率,而美国尚未公布类似规模化应用案例。

即使在未来6G技术的发展方面,中国也会超越美国。目前中国已经掌握全球40.3%的6G核心专利,而美国仅占35%,美国很难从6G方面反超我国。

如中金公司研报所言,通信系统是保障具身智能系统稳定运作的核心支撑,靠着5G-A技术,及未来的6G技术支撑,又有乐聚这样机器人企业的努力,未来中美人形机器人竞争中,中国一定不会输给美国。

同时,华为等公司大力发展的5G-A,乃至未来的6G技术,也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获得增量空间。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